标签归档:自省

表面努力与虚假焦虑

马云曾经说过“晚上想想千条路,早上醒来走原路。”的确,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,想法和行动不能同步,也就是不能做到“知行合一”,就很容易陷入虚假焦虑和表面努力的恶行循环中,我也是如此。

我自己在最近一年来特别焦虑,之前经常疫情封闭的时候还好,心理上自我安慰——还好在这么艰难的时刻还有份工作。后来疫情结束了,工作还在继续,但是总认为自己在浪费时间,一无所成。现在看来,这种焦虑只是自己的一种借口——假如现在辞职能立刻开始做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呢?其实心里也没什么具体到经得起推敲的计划。读库张立宪说过“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”。

每天看似忙来忙去,微信、微博、即刻、抖音、Twitter……这些非真正具备价值的事情几乎占据了白天最有价值的时间,我总结为表面努力。跟想要做的事情几乎没有什么关系。

23年是第五个“三年”的开始,接下来要动真格,25年底再看!

目前可以做的就是具体、有价值的努力。

我知道我应该是自由的

昨晚突然意识到现在自己不怎么好的状态的原因——坐办公室时间太久了。回想从2011年进入社会到现在12年,目前的这段职业精力算是呆在办公室时间最长的……

从2012年第二份工作开始,我几乎每天都在外面边工边玩的状态,也是我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,十年过后,这次久坐办公室的经历,我几乎没有任何成长,仅仅是获得了每月的工资收入和深深的自我焦虑。

生活和时间却在慢慢消耗自己,我明白我应该是自由的,自由的身心状态总能找到更多的灵感和勇气。

如何尽快恢复自由状态,是我接下来需要准备并且付诸行动的主要方向。

前进的方向不断微调

3月份参加了一个21天冥想打卡活动,打卡21天可以退学费,但是内容很一般,潮汐上的冥想练习更好一点。

剥离一些分散精力的事情,昨天决定放弃学历考试,除了继续留在公司上班的话有点用,但是目前看公司的发展空间也不够大,最终还是要回归创业。

这个月开始跑步,骑自行车上下班[单程10km,40分钟左右],对于提高睡眠质量很有帮助。一个月不到15元的共享单车租金,很香。随后看情况再把自己的自行车带过来。

昨天参加了微信读书的打卡活动,50元参与门槛,每天至少阅读5分钟,365天内要保证打卡360天,并总阅读时长不少于300小时,达标后会赠送一年会员和500书币。通过这个活动多读点书,一年后看效果。

基本确定了接下来要做的方向和事情,4月份是个开始。

专注、持续专注

子夜

21年4月正式放弃“记忆蛙”项目后,整个人都没了方向,和20年国庆期间独自来到成都时的信心满满反差强烈。一方面觉得很可惜——认为可以做起来的事情还没真正面向市场就夭折;另一方不用再纠结与合伙人意见冲突的轻松感。接下来该如何选择呢——创业就是这样,过程中几乎没有额外的精力去思考其他机会,停下来后才有精力去想下一步。后来经朋友介绍进入目前所在公司,算是有了生活保障,得以喘息(感谢星总给我的机会,永不会忘!)。

习惯一个人独来独往后,面对新的工作环境不免有些兴奋,一开始的半年中还是蛮轻松的,“上班”真简单!逐渐地开始思考接下来又该哪里去,面对公司运行的情况,以及过去创业经历,深知自己的命运还得自己完全掌控才行。然而疫情的不确定,以及生活事务的繁杂,让我陷入深深的焦虑和不安,22年年末和23年年初的几个月时间整个人状态都很差,就像半夜醒来后再也睡不着只能干等天亮却总等不来的煎熬。

黎明

从兼职工作中认识了yiyi,是带给我的巨大惊喜或者说是救赎,除了小岛,都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这么强烈感受到希望。这种强烈而又快速的感染,让我坚信我应该完成自己的使命!我冷静地制定了接下来一年的计划目标——再次开始创业——这一件事情,让自己重回正常状态——专注!持续专注!

对于小岛,我希望他是乐观、自信的,希望他以后能专注自己喜欢的事情。

阳光

喜欢夏天,睁开眼睛就看得到阳光,很美好。

过了三十岁,可能干扰因素越来越多,相较于宏大或者天马行空的想法,行动尤为重要。说来惭愧,连这篇日志也是想了很久迟迟没有开动,以后不会了!通过一个月的调整尝试,接下来会保持轻松积极的心态准备新一次的自我挑战——强大!更加强大!

无论世界怎样,我将一如既往——充满希望!